高等教育自考教育学(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
(2023年版)
1、指导思想高等教育自考是国内高等教育基本规范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国内高等教育体系的要紧组成部分。教育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好的教育理论素养,较强的教学能力及肯定的教育管理和教育科研能力的专门人才。教育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入门知识,遭到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练习,学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2、学历层次及规格教育学(专升本)为本科层次,在大体上与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相同或相近专业本科水平相一致。本专业共16门课程(不含毕业考核),总学分72分。课程按百分制计分,60分为合格,每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者,可获得本课程的相应学分。凡根据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获得所有考试课程和毕业设计(论文)及实践环节考核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别合格者,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同时,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根据《中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国学位条例》,与学校有关文件规定,可申请授与学士学位。
3、培养目的与基本需要培养目的:本专业培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好的社会责任感,拥有好的教育理论素养,较强的教学能力及肯定的教育管理和教育科研能力,能在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等从事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需要:本专业需要学会教育科学入门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办法,拥有教育研究、革新创业精神和教育创业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主要包含:
1.学会教育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入门知识,具备运用教育学常识和理论提出问题、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胜任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2.学会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办法和技术,具备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3.具备从事中小学有关学科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4.熟知国内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奉公守法;
5.知道教育科学的理论前沿、国际国内教育改革的实质情况和发展势头;6.具备肯定的教育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深思能力,具备肯定的革新意识;
7.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可以胜任班主任工作及有效地拓展班级活动;8.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交流和研究数据的处置。
4、课程设置与学分专业代码:W040101
课程类别 | 序号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字 | 学分 | 考试方法 | 备注 |
公共 基础 课 | 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笔试 | |
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笔试 | ||
专 业 核心 课 | 3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笔试 | |
4 | 00031 | 心理学 | 4 | 笔试 | ||
5 | 00469 | 教育学原理 | 6 | 笔试 | ||
6 | 00466 | 进步与教育心理学 | 6 | 笔试 | ||
7 | 00467 | 课程与教学论 | 6 | 笔试 | ||
8 | 00468 | 德育原理 | 4 | 笔试 | ||
9 | 06159 | 教育社会学 | 4 | 笔试 | ||
10 | 13152 | 教育科学研究办法 | 4 | 笔试 | ||
专 业 拓展 课 | 11 | 13863 | 教育评价 | 4 | 笔试 | |
12 | 07340 | 教育哲学 | 4 | 笔试 | ||
13 | 13862 | 教育伦理学 | 4 | 笔试 | ||
14 | 13942 | 课程与教学案例评析 | 6 | 笔试 | ||
15 | 13282 | 班级管理学 | 4 | 笔试 | ||
16 | 14706 |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 4 | 笔试 | ||
17 | 00304 | 家庭社会学 | 4 | 笔试 | 免考英语替换课程 | |
18 | 01255 | 中小学教育学与教法 | 4 | 笔试 | ||
19 | 00000 | 毕业考核(或论文\综合实践\实验\实习等) | ||||
总学分 | 73 |
基本需要:知道教育社会学范围的基本理论和前沿问题。学会教育社会的基本研究方法、研究假设及思维方法。应用教育社会学办法剖析教育问题。
2.教育科学研究办法《教育科学研究办法》是一门办法性、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是用科学的办法去探讨教育范围内的各种关系、现象并揭示其规律,从而提升教育教学效率的应用性学科,是一门为解决教育问题、探索教育未知、创建教育理论提供基本思路与办法的工具性学科。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熟练地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意识,知道教育科研的一般原理,基本学会教育科研办法的一般步骤和主要科研办法、入门知识及应用技能,初步拥有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
具体而言: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看法,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思维办法。能系统地知道教育科学研究常见的基本办法,学会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与规范。使学生知道教育科学研究的前沿技术与办法,更新研究观念,拓宽研究视线。进行各种研究与写作的练习,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课程是研究整个教育系统中所有教育活动评价客观规律的学科。它是国家、地方和学校的教育管理部门对教育活动推行科学管理的有效方法,并且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进行教学评价、学习评价提供理论和技术。本课程将着重介绍教育评价概述、教育评价的历史和进步、教育评价的一般过程、教育评价规范、教育评价标准编制、教育评价信息搜集、教育评价信息处置、教育评价的再评价等内容,旨在提升学生的教育评价能力。课程目的:需要学生学会教育评价的基础理论,对中小学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工作有肯定知道,并具备肯定的运用理论常识进行研究和指导实践的能力。熟知和掌握教育评价的基本办法,并具备初步运用办法的能力。初步知道对一些具体教育工作和教育对象的评价实践。
4.教育伦理学《教育伦理学》是当代应用伦理学或教育哲学的新兴学科之一。它是研究教育活动的价值与善恶,探讨教育中的道德关系、伦理原则和行为规范,探索完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道德人格的健全,以达成教育的最大利益和最大善的科学。
5.课程与教学案例评析《课程与教学案例评析》是一门促进学生专业进步的课程。一个合格的教师,其专业进步除去需要具备相应的学科常识、教育与心理学常识和关于学科教学法的理论常识外,至少还应具备关于学习组织和教学实践的方案性常识。教学案例来自于课堂,是教学实践与教育理论的好结合体。作为方案性常识的要紧载体,本课程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的意义、办法及过程的理解,获得关于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技能和教学过学研究的基本程序与规范。使学生知道教育科学研究的前沿技术与办法,更新研究观念,拓宽研究视线。进行各种研究与写作的练习,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6.班级管理学《班级管理学》是一门具备非常强的应用指导用途的理论学科,是一门集教育学、管理学、管理心理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班级管理过程中成员个体及群体的行为特征及其规律性与班级管理的规律,以促进班级管理科学化。本课程立足将来教师的角度,甄选一些班级管理的案例剖析相结合,切实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班级管理的理论,增强班级管理的问题意识,同时为其提供可操作的办法和方案,使将来的班级管理工作更具备专业化和艺术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知道班级管理的规律,在目前或将来的教育实践中,依据自己对班级管理的理解,进步我们的班级管理方法,提升班级管理成效;提高学生的班级管理理论素养,形成现代班级管理观念,能灵活运用所学过的常识,剖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具备肯定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7.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内容包含:考察与探究、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与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从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案办法。通过教学和课外自主活动,使学生看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紧意义,理解综合实践活动“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的目的内涵,形成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与研究的积极态度和热爱情怀。通过课堂活动和课外自主活动,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使学生拥有初步的选题、拟定活动目的、进行考察探究、社会实践、设计制作等技能和能力。8.教育哲学
本门课程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讨论与教育有关的各种哲学问题,说明教育的伦理、经验、理性、心理等方面的哲学基础,并从这类哲学基础出发对先修课程所呈现的各种教育定义、理论及看法作批判性的深思及回顾,最后总结出教育行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本门课程具备较强的理论性,旨在提高学生对教育常识进行批判和深思的能力,对深化学生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促进其专业化进步,具备要紧有哪些用途。
9.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略)。10.实践性学习环节课程(按主考学校需要实行)。
6、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需要1.含实践的课程及实践所占学分:教育科学研究办法(2学分)、课程与教学案例评析(3学分)、班级管理学(2学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2学分)。在所设定的专业课程中,应依据课程内容和练习需要,安排必要的实践工作,学生需要在实践性环节上合格后,相应的课程学习方能通过。实践中需要写作不少于2000字实践案例报告1篇。
2.毕业论文。7、其他必要的说明
无。教育学(专升本)专业课程设置与学分专业层次:专升本专业代码:W040101
序号 | 课码 | 课程名字 | 学分 | 备注 |
1 | 00031 | 心理学 | 4 | |
2 | 00466 | 进步与教育心理学 | 6 | |
3 | 00467 | 课程与教学论 | 6 | |
4 | 00468 | 德育原理 | 4 | |
5 | 00469 | 教育学原理 | 6 | |
6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
7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
8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
9 | 06159 | 教育社会学 | 4 | |
10 | 07340 | 教育哲学 | 4 | |
11 | 13152 | 教育科学研究办法 | 4 | |
12 | 13282 | 班级管理学 | 4 | |
13 | 13862 | 教育伦理学 | 4 | |
14 | 13863 | 教育评价 | 4 | |
15 | 13942 | 课程与教学案例评析 | 6 | |
16 | 14706 |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 4 | |
17 | 00304 | 家庭社会学 | 4 | 不考英语(专升本)的加考课程 |
18 | 01255 | 中小学教育学与教法 | 4 | |
19 | 00000 | 毕业考核(或论文\综合实践\实验\实习等) | 10 | |
合计 | 83学分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字 | 层次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字 | 教程名字 | 教程主编 | 教程出版社 | 版次 |
040101 | 教育学 | 专升本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英语(二)自学课程 | 张敬源、张虹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012年版 |
040101 | 教育学 | 专升本 | 00031 | 心理学 | 心理学 | 张厚粲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5年版 |
040101 | 教育学 | 专升本 | 00466 | 进步与教育心理学 | 进步与教育心理学 | 阴国恩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5年版 |
040101 | 教育学 | 专升本 | 00467 | 课程与教学论 | 课程与教学论 | 钟启泉、张华 | 辽宁大学出版社 | 2007年版 |
040101 | 教育学 | 专升本 | 00468 | 德育原理 | 德育原理 | 班建武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8年版 |
040101 | 教育学 | 专升本 | 00469 | 教育学原理 | 教育学原理 | 魏曼华 | 辽宁大学出版社 | 2020年版 |
040101 | 教育学 | 专升本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学习读本 | 李捷、王顺生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8年版 |
040101 | 教育学 | 专升本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学习读本 | 卫兴华、赵家祥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8年版 |
040101 | 教育学 | 专升本 | 06159 | 教育社会学 | 新编教育社会学 | 马和民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9年版 |
040101 | 教育学 | 专升本 | 07340 | 教育哲学 | 教育哲学 | 石中英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9年版 |
040101 | 教育学 | 专升本 | 13152 | 教育科学研究办法 | 教育科学研究办法 | 刘志军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23年版 |
040101 | 教育学 | 专升本 | 13282 | 班级管理学 | 班级管理学 | 郭毅 | 人教社 | 2002年版 |
040101 | 教育学 | 专升本 | 13862 | 教育伦理学 | 教育伦理学 | 王正平 | 人教社 | 2019年版 |
040101 | 教育学 | 专升本 | 13863 | 教育评价 | 教育评价学 | 陈玉琨 | 人教社 | 2019年版 |
040101 | 教育学 | 专升本 | 13942 | 课程与教学案例评析 | 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教材 | 课程教程研究所 | 人教社 | 2009年版 |
040101 | 教育学 | 专升本 | 14706 |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 教学指南与案例评析: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8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