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把高中三年去挑战高考考试看作一次越野长跑的话,那样高二是这个长跑的中段。与起点相比,它少了很多的鼓励、期待,与终点相比,它少了很多的掌声、加油声。它是孤身奋斗的阶段,是一个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拚的阶段。但它同时是一个厚实庄重的阶段,这个时期形成的优势有实力。智学网高中二年级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有机化学必学二要点》,学习路上,智学网为你加油!
1.有机物的溶解性
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部分高聚物、高级的醇、醛、羧酸等。
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4]醇、、醛、、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含有C=C、—C≡C—、—OH、—CHO的物质苯环相连的侧链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
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Br-、I-、Fe2+
3.与Na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COOH的有机物
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含有酚羟基、—COOH的有机物反应
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
与Na2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酚羟基的有机物反应生成酚钠和NaHCO3;
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含有—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磺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与NaH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磺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2气体。
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2Al+6H+==2Al3++3H2↑2Al+2OH-+2H2O==2AlO2-+3H2↑
Al2O3+6H+==2Al3++3H2OAl2O3+2OH-==2AlO2-+H2O
Al3+3H+==Al3++3H2OAl3+OH-==AlO2-+2H2O
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NaHS等等
NaHCO3+HCl==NaCl+CO2↑+H2ONaHCO3+NaOH==Na2CO3+H2O
NaHS+HCl==NaCl+H2S↑NaHS+NaOH==Na2S+H2O
弱酸弱碱盐,如CH3COONH4、2S等等
2CH3COONH4+H2SO4==2SO4+2CH3COOH
CH3COONH4+NaOH==CH3COONa+NH3↑+H2O
2S+H2SO4==2SO4+H2S↑
2S+2NaOH==Na2S+2NH3↑+2H2O
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2NCH2COOH+HCl→HOOCCH2NH3Cl
H2NCH2COOH+NaOH→H2NCH2COONa+H2O
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链端或支链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和呈碱性的—NH2,故蛋白质仍能与碱和酸反应。
5.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HO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还原性糖
银氨溶液[Ag2OH]的配制:
向适量2%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刚刚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失。
反应条件:碱性、水浴加热酸性条件下,则有Ag2++OH-+3H+==Ag++2NH4++H2O而被破坏。
实验现象:①反应液由澄清变成灰黑色浑浊;②试管内壁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有关反应方程式:AgNO3+NH3·H2O==AgOH↓+NH4NO3AgOH+2NH3·H2O==Ag2OH+2H2O
银镜反应的一般通式:RCHO+2Ag2OH→2Ag↓+RCOONH4+3NH3+H2O
:1—水、2—银、3—氨
甲醛:HCHO+4Ag2OH→4Ag↓+2CO3+6NH3+2H2O
乙二醛:OHC-CHO+4Ag2OH→4Ag↓+2C2O4+6NH3+2H2O
甲酸:HCOOH+2Ag2OH→2Ag↓+2CO3+2NH3+H2O
葡萄糖:CH2OH4CHO+2Ag2OH→2Ag↓+CH2OH4COONH4+3NH3+H2O
定量关系:—CHO~2Ag2OH~2AgHCHO~4Ag2OH~4Ag
6.与新制Cu2悬浊液的反应
有机物:羧酸、甲酸、醛、还原性糖、甘油等多羟基化合物。
斐林试剂的配制:向适量10%的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2%的CuSO4溶液,得到蓝色絮状悬浊液。
反应条件:碱过量、加热煮沸
实验现象:
①若有机物只有官能团醛基,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无变化,加热煮沸后有红色沉淀生成;②若有机物为多羟基醛,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溶解变成绛蓝色溶液,加热煮沸后有红色沉淀生成;
有关反应方程式:2NaOH+CuSO4==Cu2↓+Na2SO4
RCHO+2Cu2→RCOOH+Cu2O↓+2H2O
HCHO+4Cu2→CO2+2Cu2O↓+5H2O
OHC-CHO+4Cu2→HOOC-COOH+2Cu2O↓+4H2O
HCOOH+2Cu2→CO2+Cu2O↓+3H2O
CH2OH4CHO+2Cu2→CH2OH4COOH+Cu2O↓+2H2O
定量关系:—COOH~Cu2~Cu2+
—CHO~2Cu2~Cu2OHCHO~4Cu2~2Cu2O
7.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卤代烃、酯、糖类、肽类
8.能跟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酚类化合物。
9.能跟I2发生显色反应:淀粉。
10.能跟浓硝酸发生颜色反应:含苯环的天然蛋白质
11.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
有机物①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C、—C≡C—的不饱和化合物
②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以外还产生白色沉淀。
③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的有机物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的有机物不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
无机物①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3Br2+6OH-==5Br-+BrO3-+3H2O或Br2+2OH-==Br-+BrO-+H2O
②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I-、Fe2+
1、官能团的概念: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原子团或化学键。
官能团原子:—X原子团:—OH、—CHO、—COOH、C6H5—等化学键:C=C、—C≡C—
2、容易见到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征及主要化学性质
烷烃
A)官能团:无;通式:CnH2n+2;代表物:CH4
B)结构特征: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烷烃分子中的每一个C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这样。
C)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
CH4+Cl2
②燃烧光光CH3Cl+HCl,CHCH2Cl2+HCl,……。3Cl+Cl2点燃CO2+2H2O
C+2H2CH4+2O2CH4③热裂解高温隔绝空气
烯烃:通式:CnH2n;代表物:H2C=CH2A)官能团:B)结构特征:键角为120°。双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共平面。
C)化学性质:
①加成反应
CH2=CH2+Br2CH2=CH2+HXCCl4催化剂BrCH2CH2BrCH3CH2X
催化剂CH2—CH2nCH2=CH2+H2O催化剂加热、加压CH3CH2OH②加聚反应nCH2=CH2
点燃③燃烧CH2=CH2+3O2炔烃:2CO2+2H2O
A)官能团:—C≡C—;通式:CnH2n—2;代表物:HC≡CH
B)结构特征:碳碳叁键与单键间的键角为180°。两个叁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两个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
1.将CxHy转换为CHy/x,相同水平的烃完全燃烧时y/x值越大,生成水的量越多,而产生的CO2量越少。y/x相同,耗氧量,生成H2O及CO2的量相同。
2.有机物的物质的量肯定时,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2或H2O的物质的量肯定,则有机物中碳原子或氢原子的个数肯定;若混合物总物质的量肯定,不论按何种比率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或H2O的量维持不变,则混合物中各组分中碳或氢原子的个数相同。
3.有机物的水平肯定时,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2或H2O的物质的量肯定,则有机物中含碳或氢的水平分数肯定;若混合物总水平肯定,不论按何种比率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或H2O的物质的量维持不变,则混合物中各组分含碳或氢的水平分数相同。
4.适量的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之比肯定时:
a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小于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的状况,则
烃:CxHyy/4>0;烃的衍生物:CxHyOz>0
b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等于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的状况,符合通式Cnm;
c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小于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的状况:
若CO2和O2体积比为4∶3,其通式为nm。
若CO2和O2体积比为2∶1,其通式为nm。
5.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肯定时:
有机物完全燃烧时,若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则该有机物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a:2b,该有机物是不是存在氧原子,有几个氧原子,还要结合燃烧时的耗氧量或该物质的摩尔水平等其他条件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