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产评估报告亟待规范
通过调分数查询析,大家发现,资产评估报告摘要方方面面不够规范,具体表目前以下几个方面:
1.评估办法表述。资产评估办法是达成评定估算资产价值的技术方法。现在资产评估的基本办法有三种:市场法、本钱法和收益法。而在资产评估办法的评估报告中,有些将本钱法描述为重置本钱法、历史本钱法、本钱加和法、本钱逼近法;将收益法描述为收益现值法、超额收益法、现金流量折现办法;将市场法描述为现行市价法、市场价格法、市价法、市场比较法、相对估价评估法、市盈率法。对同一评估办法的表述各式各样。
2.评估目的表述。资产评估目的有一般目的和特定目的,资产评估所要达成的一般目的是资产在评估时点的市场价值,资产评估的特定目的是满足特定资产业务的需要,特定资产业务包含:资产出售、企业兼并、企业供应、企业联营、股份经营、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清算、抵押、担保、出租等,通常情况下资产评估目的指的是特定目的。
调查中大家发现,对评估目的的表述各不相同,与上述评估目的差别较大,如表述为:实物资产的出售、中外合资合作、提供价值依据、资产重组、资产核实、为改制提供价值依据、用部分资产投资、用固定资产抵偿债务、对外合资合作、一同源于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实物资产的供应、受让实物资产、回收实物资产、资产置换、出售车间的资产和负债、供应整个公司、出售所属分公司、供应整体资产、公司回收、股权结构调整、股权出售、股权回收、股权与资产置换、增资扩股、股权赠与、项目经营权的出售等。
3.评估对象的表述。从一般意义上讲,资产评估对象是泛指资产,而在具体资产评估实践中,资产评估对象的是指具体的资产评估业务中对什么资产进行评估,这由需要资产评估的资产业务范围决定,资产业务涉及到什么资产,这类就成为具体的评估对象。而现在对资产评估对象的描述多种多样,可将它归为如下五类:⑴把评估项目描述为“全部资产和负债”。⑵把评估项目描述为“为回收和供应企业,而对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进行评估。⑶把评估项目描述为出售(供应)或部分出售(供应)股权所涉及的对被持股企业的评估。因为出售股权涉及到按持股比率计算对被持股企业的净资产收益权,所以这种评估一般是对企业价值评估后,方可得到股权价值。⑷把评估项目描述为整体或部分股权与资产置换所涉及的资产评估项目。因为置换过程中买卖的双方要弄清整体或部分股权所代表的资产的价值,此类项目的评估也是企业价值评估。⑸把评估项目描述为企业增资扩股而涉及到的对整体资产的评估。在增资扩股前需要评估企业目前的价值,每股所代表的净资产的收益权,进一步确定新股票的发行价格。
4.评估增减值披露
资产评估增减值率是信息用户关注的一项要紧指标,现在很多资产评估报告书摘要难以满足用户的需要。譬如,有的报告只标出了评估价值,没办法计算其增值额及增值率;有些披露内容不全,未披露账面价值或资产原值。
5.评估假设和评估首要条件条件的说明不规范。同一个资产评估对象假如其基本假设发生了变化,则最后的评估结果非常或许会非常大的差距。通常情况下,评估报告的看法和结论是仅仅局限于所报告的假设和限制条件的,假如在报告中没对假设和条件的设定进行严格的限定,非常可能导致评估结果的误用和误解。调查中发现,不少报告没明确表述假设和限制条件。
上述种种不规范的表述,资产评估行业的业内人士尚还能通过不一样的表述进行分辨、理解报告的内容。但对非专业人士来讲,便非常难理解报告的涵义,更有甚者,有的资产评估事务所或公司可能故意滥用专业术语来掩盖资产评估报告的真实意义。使公司利益有关者不可以准确知道公司有关资产的价值情况,给有关决策和监管带来非常大的不便,甚至导致决策失误。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