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度看重教育工作,达成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全覆盖,并打造生均财政拨款标准稳定增长机制,有力保障了全省教育改革进步。中公考研记者整理了“江苏多方面提高教育经费用效益”文章,期望能对2020考研考生有帮助~
2018年,江苏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2827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财政性爱文化经费2253亿元,占总投入的80%,财政投入的主途径用途显著增强。最近,江苏印发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升教育经费用效益的推行建议,围绕“调结构、提效益”主线,坚持抓重点、补弱点、强弱项、提水平,着力解决教育进步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高教育经费用效益,努力进步愈加公平更有水平的教育。
优先支持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的重点予以优先保障,切实抓好义务教育教师薪资待遇政策落实,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薪资收入水平高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薪资收入水平。加强教师培训投入,根据高于当地教师薪资总额的1.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省级财政每年安排4亿元,用于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全员培训。根据高于20%的比率提升村小、教学点教师补贴发放标准,因地制宜配建或集中建设教师周转宿舍,提升乡村教师工作生活保障水平。打造与师范生培培养本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切实保障民办学校教职工的薪资、福利待遇、社会保障等合法权益。
重点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坚持将义务教育作为经费投入的重中之重,完善“城乡统1、重在农村、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进步的若干建议,经费投入重点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使乡镇学校经费投入增幅总体高于城区学校经费投入增幅。推进各地结合教育进步需要和物价变动等实质,根据高于省定基准定额的需要,确定当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并打造动态调整机制。多方面加大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推进有条件的区域结合实质进一步提升两类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
着力补齐教育进步弱点。逐步提升学前教育财政支持水平,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力争到2020年全省平均支出水平高于6000元。打造完善高中阶段经费保障机制,持续提升各地高中阶段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水平,计划到2020年全省平均支出水平高于20000元。逐步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使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财政公用经费达到当地普高的1.5倍。不断提高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帮扶和关爱保护力度,聚焦苏北及革命老区等经济薄弱区域推行教育脱贫攻坚行动。健全各类教育扶困助学机制,完善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服务重大进步策略。优化高等教育支出结构,推行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和特点高校建设,支持“双一流”建设。重构高校内涵建设项目支出体系,革新资金分配和管理方法,强化政策和绩效导向,重点支持高水平大学和特点高校内涵进步项目建设。持续支持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以部省共建、省市合建高校为引领,加快培养服务地区和产业进步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更好服务地区协调进步策略。健全科研稳定支持机制,落实江苏“科技改革30条”有关需要,支持高校面向重大需要、重点范围拓展基础研究和协同革新,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就转化。统筹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经费资助政策,支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考生收拾的“江苏多方面提高教育经费用效益”的有关内容,期望对大伙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