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题

点击数:308 | 发布时间:2024-12-31 | 来源:www.hdandav.com

    (化学反应原理)
    本卷可可以用到的相对原子水平:H:1体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a:40
    1、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你的选择填在答卷卡上,每小题3分,共48分)
    1.水中加入下列溶液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是
    A.NaHSO4溶液 B.KF溶液 C.KAl2 溶液 D.NaI溶液
    2.对H2O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4.以铬酸钾为材料,电化学法制备重铬酸钾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阴极式,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2e-
    =2OH-+H2↑
    B.在阳极室,通电后溶液渐渐由黄色变为橙色,是由于阳极区H+浓度增大,使平衡 2CrO42-+2H+Cr2O72-+H2O向右移动
    C.该制备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2CrO4+4H2O2K2Cr2O7+4KOH+2H2↑+O2↑
    D.测定阳极液中K和Cr的含量,若K与C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d,则此时铬酸钾的实际转化的比例为1-(d/2)5.下列电解质溶液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
    B.在含有BaSO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c增大
    C.含lmol KOH的溶液与lmol CO2完全反应后,溶液中c=c
    - D.在CH3COONa溶液中加入适当CH3COOH,可使c=c
    6.将右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u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
    C.一会儿后甲池中c增大
    D.一会儿后可察看到滤纸b点变红色
    7.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a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挨近底端腐蚀越紧急
    B.图b中,开关由M改置于N时,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
    C.图c中,接通开关时Zn腐蚀速率增大,Zn上放出气体的速率也增大
    D.图d中,Zn—MnO2干电池自放电腐蚀主如果由MnO2的氧化用途引起的
    8.用滴定法测定Na2CO3的水平分数,下列操作会引起测定值偏高的是
    A.试样中加入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酸液进行滴定
    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注入标准酸液进行滴定
    C.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待测溶液进行滴定
    D.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注入待测液,取20.00 mL进行滴定
    9.电导率可用于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室温下,用0.100mol·L-1NH3·H2O滴定10.00 mL浓度均为0.100mol·L-1 HCl和CH3COOH的混合液,电导率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溶液中c为0.200mol·L-1
    B.溶液温度高低为① > ③ > ②
    C.③点后因离子数目降低使电导率略减少
    D.③点溶液中有c > c
    10.常温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0.1 mol·L-1醋酸溶液加水稀释后,各离子浓度均减小
    - B.pH=7的NH4Cl和氨水混合溶液中,c(NH+4)=cC.加热滴有酚酞的CH3COONa溶液,溶液颜色变浅
    D.0.1 mol·L-1 Na2CO3溶液中,c(HCO-
    3)>c(OH-)

    A. c1肯定大于0.2 mol·L-1
    B. HA的电离方程式是HAH+ + A-
    C.甲反应后溶液中:c > c > c > c
    D.乙反应后溶液中:c < c + c
    12.有①氨水 ②NH4Cl溶液 ③Na2CO3溶液 ④NaHCO3溶液各25 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①>④>③>②
    B.溶液①、②等体积混合后pH > 7,则c < c
    C.向溶液①、②中分别加入25 mL 0.1mol/L盐酸后,溶液中c:①>②
    D.向溶液③、④中分别加入12.5 mL 0.1mol/L NaOH

    溶液后,两溶液中的离子类型相同

    13.常温下,稀释0.1 mol·L-1Na2CO3溶液,右图中的纵坐标可以表示
    A.CO32-水解的平衡常数 B.溶液的pH
    C.溶液中HCO3-离子数 D.溶液中c
    14.已知反应AsO43-+2I-+2H+ AsO33-+I2+H2O是可逆反应。
    设计如图装置(C1、C2均为石墨电极),分别进行下述操作。
    Ⅰ.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浓盐酸
    Ⅱ.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40% NaOH溶液
    结果发现电流计指针均发生偏转.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操作Ⅰ过程中,C1为正极
    B.操作Ⅱ过程中,盐桥中的K+移向B烧杯
    溶液
    C.Ⅰ操作过程中,C2棒上发生的反应为:
    AsO43-+2H++2e-=AsO33-+H2O
    D.Ⅱ操作过程中,C1棒上发生的反应为:
    2I-=I2+2e-
    15.用0.1mol/L的NaOH溶液滴定100mL0.1mol/L盐酸时,假如滴定误差在±0.1%以内,反应完毕后,溶液的pH范围是
    A.6.9~7.1 B.3.3~10.7 C.4.3~9.7 D.6~8
    16.实验室为标定一种烧碱样品的物质的量浓度,称取该烧碱样品4.0g配成1L溶液,取出20.00mL置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1 HCl标准溶液滴定,恰好完全中和时消耗标准盐酸19.00mL,若烧碱中只含有一种杂质,则不可能是
    A. NaHCO3 B. Na2 CO3 C. Ca2 D.NaCl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2、填空题
    17.氢气是一种清洗能源,又是合成氨工业的要紧材料。
    (1)已知:CH4(g)+H2O(g)==CO(g)+3H2(g) ΔH=206.2 kJ·mol-1
    CH4(g)+CO2(g)==2CO(g)+2H2(g) ΔH=247.4 kJ·mol-1
    甲烷和H2O(g)反应生成H2和CO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原理为 N2+3H22NH3 ΔH=-92.4 kJ·mol-1 某温度下,把10 mol N2与28 mol H2置于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内,10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况,测得氮气的平衡实际转化的比例为60%,则10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2SO4样品中氮的水平分数,其反应原理为:
    +4NH4+6HCHO=3H++6H2O+6N4H+[滴定时,1mol 6N4H+与1mol 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I:称取样品1.500g。
    步骤Ⅱ: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Ⅲ:移取25.00mL样品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办法再重复2次。
    (1)依据步骤Ⅲ填空: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水平分数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双眼应察看 。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 色变成 色。


    。 19(8分). 室温时,氢氧化钙的溶度积KSP =4.7×10-6,室温时将9mL0.02mol·L—1的氯化钙溶液与1 mL 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中 沉淀析出。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已部分脱水的生石膏的组成(xCaSO4·yH2O),做如下实验:将固体加热,经测量剩余固体水平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则x:y= 。t2~t3时间段固体的化学式为 。t5~t6时间段固体水平减轻是什么原因产生了两种气体,其中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该时间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12分)工业上由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冶炼铜的主要步骤如下:
    第5 / 9页
    (1)气体A中的大方污染物可使用下列试剂中的 吸收。 A.浓H2SO4 B.稀HNO3 C.NaOH溶液 D.氨水
    (2)用稀H2SO4浸泡熔渣B,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 (填离子符号),检验溶液中还存在Fe2+的办法是 (注明试剂、现象)。
    (3)由泡铜冶炼粗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以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进行粗铜(含Al、Zn、Ag、Pt、Au等杂质)的电解精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b.粗铜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溶液中Cu2+向阳极移动 d.借助阳极泥可收购Ag、Pt、Au等金属
    (5)借助反应2Cu+O2+2H2SO4==2CuSO4+2H2O可制备CuSO4,若将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 21.(10分)蛇纹石矿可以看做MgO、Fe2O3、Al2O3、SiO2组成。由蛇纹石制取碱式碳酸镁的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


    2+________________。 pH见上表) Ca2不可以过量,若Ca2过量或许会致使 溶解、 沉淀。
    从沉淀混合物A中提取红色氧化物作颜料,先向沉淀物A中加入______ __,然后 。
    物质循环用,能节省资源。上述实验中,可以循环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现设计一个实验,确定商品aMgCO3·bMg2·cH2O中a、b、c的值,请健全下列实

    第6 / 9页
    验步骤: ①样品称量 ②高温分解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MgO称量
    18.2 g商品完全分解后,产生6.6 g CO2和8.0 g MgO,由此可知,商品的化学式中: 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c=。
    高中二年级化学答案
    1.D 2.C 4.D 5.D 6.A 7.B 8.B 9.D 10.B 11.C 12.D 13.C 14.C 15.C 16.C 17.(1)CH4(g)+2H2O(g)===CO(g)+4H2(g)ΔH=165.0 kJ·mol-1
    (2)0.18 ,3.6 mol-2·L2,增大压强、增加氢气的浓度、移走氨气、降温(答出其中一项即可)
    --
    (3)①MnO42-e-=MnO4,② d,③不严密,产物中含+3价铁的物质与稀硫酸反应后生成Fe3+,Fe3+可与过量的Fe反应生成Fe2+, 2Fe3++Fe===3Fe2+。 18.(1)①偏高 ②无影响 ③B ④无 粉红(或浅红) (2)18.85% 19. 无 2:3
    2CaSO4·H2O或CaSO4·H2O 2CaSO4
    2CaO+2SO2↑+O2↑
    20.(1)cd
    3+
    (2)Fe、加入铁氰化钾溶液,有蓝色沉淀,或:取少量溶液,滴加KMnO4溶液,KMnO4褪色 (3)3Cu2O+2Al
    Al2O3+6Cu
    (4)bd
    +-
    (5)4H+O2+4e=2H2O
    ++
    21.Fe3、Al3 Al3 Mg2
    第7 / 9页
    NaOH或Ca2 过滤、洗涤、灼烧 CaCO3或CO2
    ③用浓硫酸吸收水蒸气 ④称量碱石灰吸收CO2前后的水平 3 1 3
    据元素守恒可知:n=n==0.15 mol。镁元素守恒可知:n[Mg2]=n-n=-0.15 mol=0.05 mol。依据前后水平守恒可求n=0.15 mol,则a∶b∶c=3∶1∶3,即为小整数比,可得。
    高中二年级化学答案
    1.D 2.C 3.D 4.D 5.D 6.A 7.B 8.B 9.D 10.B 11.C 12.D 13.C 14.C 15.C 16.C 17.(1)CH4(g)+2H2O(g)===CO(g)+4H2(g)ΔH=165.0 kJ·mol-1
    (2)0.18 ,3.6 mol-2·L2,增大压强、增加氢气的浓度、移走氨气、降温(答出其中一项即可)
    --
    (3)①MnO42-e-=MnO4,② d,③不严密,产物中含+3价铁的物质与稀硫酸反应后生成Fe3+,Fe3+可与过量的Fe反应生成Fe2+, 2Fe3++Fe===3Fe2+。 18.(1)①偏高 ②无影响 ③B ④无 粉红(或浅红) (2)18.85% 19. 无 2:3
    2CaSO4·H2O或CaSO4·H2O 2CaSO4
    2CaO+2SO2↑+O2↑
    20.(1)cd
    3+
    (2)Fe、加入铁氰化钾溶液,有蓝色沉淀,或:取少量溶液,滴加KMnO4溶液,KMnO4褪色 (3)3Cu2O+2Al(4)bd
    Al2O3+6Cu
    第8 / 9页
    (5)4H+O2+4e=2H2O
    ++
    21.Fe3、Al3 Al3 Mg2
    NaOH或Ca2 过滤、洗涤、灼烧 CaCO3或CO2
    ③用浓硫酸吸收水蒸气 ④称量碱石灰吸收CO2前后的水平 3 1 3
    据元素守恒可知:n=n==0.15 mol。镁元素守恒可知:n[Mg2]=n-n=-0.15 mol=0.05 mol。依据前后水平守恒可求n=0.15 mol,则a∶b∶c=3∶1∶3,即为小整数比,可得。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