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成考时间定于2022年11月5日和6日,筹备考试报名专升本层次的考生,需参加政治、外语及专业基础课三门必考科目的考试,成人高考帮考试前辅导平台提醒各位考生提前进行复习,科学备考。除此之外,成人高考帮考试前辅导平台为帮助各位考生更有效的复习,将逐步对各层次、各科目的复习重点进行整理发布,以供考生参考。本次更新内容为《2022年全国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科目重点问答分析9》,请考生注意。
1、简述物候节律及其意义。
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的寒暑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物发育节律称为物候。植物的物候变化很明显;动物对不同季节食物条件的变化与对热能、水分和气体代谢的适应,致使生活方法与行为的周期性变化。物候研究观测的结果,可应用于确定农时、确定牧场借助时间、知道群落的动态等,尤其是,对确定不同植物的适合地区及指导植物引种工作具备要紧价值。
2、简述极端低温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的适应。
温度低于肯定的数值,生物便会因低温而受害,这个数值便称为临界温度。在临界温度以下,温度越低生物受害越重。长期生活在低温环境中的生物通过自然选择,在形态、生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不少明显的适应。
3、简述极端高温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的适应。
温度超越生物适合温区的上限后就会对生物产生有害影响,温度越高对生物的伤害用途越大。如高温可减弱光合用途,增强呼吸用途,使植物的这两个要紧过程失调,还可破坏植物的水分平衡。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表目前形态、生理和行为3个方面。
4、简述水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水生植物在水体环境中形成了与陆生植物具备非常大不一样的特点:一是具备发达的通气组织,以保证各器官组织对氧的需要。二是机械组织不发达甚至退化,以增强植物的弹性和抗扭曲能力,适应于水体流动。
5、简述土壤物理性质对生物的影响。
土壤的质地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紧实的粘土和松散的沙土都不如壤土能有效的调节土壤水和维持好的肥力情况。土壤结构可分为团粒结构、块状结构、片状结构和柱状结构等种类。具备团粒结构的土壤是结构好的土壤。
土壤的质地和结构决定着土壤中的水分、空气和温度情况,而土壤水分、空气和温度及其配合情况又对植物和土壤动物的生活产生要紧影响。
温馨提示: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科目的考试时间是上午9时至11时3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