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点击数:445 | 发布时间:2024-12-01 | 来源:www.minranhu.com

    [摘要]人民币汇率改革与人民币升值紧密有关。近来,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升值的预期也第三得到强化;对于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及浮动弹性等问题仍然存在着争议。本文通过人民币汇率改革对经济影响的剖析,提出了应付方案,并觉得人民币大幅升值将不利于国内经济的长期进步。要防止重蹈日元升值的覆辙。

    人民币汇率改革一年多来,大体上是成功的,一是释放了人民币升值的重压,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不断增强;二是汇率改革平稳运行,汇率水平基本稳定。“汇改”与人民币升值,对国内的影响也从理论描述变为具体现实,各经济主体和经济部门都感到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这里选取三个要紧方面加以简论。

    1、人民币升值对货币政策和银行业的影响及应付方案

    现在国内央行货币政策面临的严峻挑战就是流动性过剩。商业银行的结售汇业务获得很多的人民币头寸,加上储蓄的强劲增长,流动性明显过剩。国内外汇储备增长额中,非常大一部分与人民币升值预期有关。为给汇率改革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防止国际热钱大规模涌入,央行通过压低市场利率,以提升国际投机资本的本钱。但低利率和流动性泛滥又会致使一系列问题。
    对商业银行而言,因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加上资本充足率等约束较强,过剩的资金很多涌入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如此所形成的市场利率既不可以反映资金供应求购的实质情况,更不可以发挥其要紧经济杠杆的调节功能。国内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单一,收益的主要来源仍是存贷利差,贷款冲动在此状况下一直是存在的,大概引致信贷失去控制和投资反弹。
    为了回笼过多的流动性,央行主要通过发行票据、正回购等方法,如此就使得公开市场操作成为对冲外汇占款的被动工具,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主动性因而遭到了非常大的质疑和挑战。当然,相反,人民币大幅升值会使中国的国际收入支出失衡变得愈加紧急,致使货币政策操作愈加被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加强,会对资本流动至少产生两个方面的后果:一是吸引更多的国际套汇与套利资本流入中国;二是国内居民持有外币的意愿降低,纷纷将外币存款换成人民币存款。居民外币储蓄存款余额在2003年6月份达到908亿USD的最高值,到2006年第二季度末降低到了657亿USD。
    人民币升值对银行业的影响也是明显的,而银行关涉金融安全、经济安全。国际投资银行高盛曾发布报告预测,人民币每升值1%,中银的盈利便将减少3.3%,净收益将降低0.6%。建银2006年上半年仅汇兑损失就达24亿元,中国中银2006年上半年汇兑损失高达35亿元人民币。但以前预期的人民币升值对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收入结构和盈利模式等并没出现大的变化。这是由于国内银行主要业务都限于国内,因而银行资产负债的币种结构和收入结构都只不过微调。
    人民币升值使国内银行的外币存款有所降低。占国内外币存款市场49.8%的中国银行上半年境内外币储蓄存款为316.9亿USD,比上年末降低8.2亿USD。原来不少人士预期人民币升值将带来银行结汇业务持续大幅上升。然而,2006年以来,结汇量比2005年同期降低,特别是2006年8月至9月初,多家银行的结汇量同比减少10%左右,相反,一些银行售汇量却同比增长了约10%。这是由于人民币升值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不少人觉得它将是个平稳的过程,并逐步适应。除此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受楼市调控及成交低迷的影响,境外汇款购房的资金流入降低。而且除中行外,国内大多数的上市银行业务范围基本在国内,拥有些外币资产和负债的比率较小,人民币资产负债和外币资产负债基本匹配,从事包含国际结算在内的国际业务的量也较少,对于表外业务产生的敞口一般会运用衍生品进行对冲,从经营上来看,升值的直接影响不是非常大。
    其实,人民币升值对银行业的影响体目前对综合经济的影响方面,进而影响到银行的存活环境。去年9月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2007年1月国内贸易顺差接近159亿USD,与去年1月份94.9亿USD的顺差相比,上涨幅度高达67%。面对美、欧的重压,汇率波动空间可能扩大,对国内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需要,借助各种金融工具降低市场风险应成为各家银行的共识。

    2、人民币升值对企业进出口的影响及应付方案

    人民币升值对不同行业企业的影响主要有三类型型:第一类型型是很多持有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的行业,如:航空、电力和电信行业。升值将致使以外币计价的资产贬值。而以外币计价的负债将因此降低,从而减轻了企业债务。第二类型型是销售商品、生产本钱结构不一样的行业。具体表目前:第一,商品价格以人民币结算、原材料从境外采购,如造纸、汽车和机械设施行业,其生产本钱因人民币升值而降低,从而提高企业收益;第二,商品价格以外币结算、原材料从境外采购,如:石油、石化、纺织和钢铁行业,要看采购本钱降低能否弥补因商品价格降低导致的损失;第三,商品价格以外币结算、原材料从境内采购,如:医药、家用电器、化工和有色金属行业,其负面影响最大。第三类型型是间同意益行业,如:房产、商业地产、机场、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电力、供水和有线电视等行业。这类行业作为非贸易部门,纯粹以人民币计价资产,若人民币升值趋势持续,外资涌入将推进资产价格上涨(徐洪才,2006)。

    [1][2]下一页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